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图图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A【图图解析】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3.C【图图解析】《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4.C【图图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即科学研究权。 5.D【图图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牲,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6.B【图图解析】“人过四十不学艺”的说法违背了终身教育思想“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7.A【图图解析】教育的激励作用体现在,教育目的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8.B【图图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应要抓住关键期。 9.C【图图解析】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0.D【图图解析】这句话体现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的观点,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也就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1.D【图图解析】面对学生的分心,作为老师来说要对其进行非言语暗示,如果非言语暗示不行,应该走向其身边进行暗示。 12.B【图图解析】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儿,体现了面对不同的情境,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此这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 13.A【图图解析】这是对旧中国学制的考查。我国第一个颁布并且实施的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也就是癸卯学制。 14.B【图图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15.D【图图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七艺都是学科课程。 16.B【图图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处于处于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主导任务就是学习,因此这个时期的发展危机是勤奋对自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勤奋感。 17.D【图图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明辩思维、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就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18.B【图图解析】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题目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对学习的认知。 19.A【图图解析】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 20.C【图图解析】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运用。 21.C【图图解析】教师验算例题,学生在观察和认知,属于原型定向。 22.B【图图解析】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成败经验。 23.C【图图解析】能坚持己见,不受外界干扰,属于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 24.C【图图解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为了调整教学和学习进度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 25.A【图图解析】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 二、案例分析(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遵守的职业规范准则,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该老师违背了为人师表和关爱学生,但做到了自我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