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特岗考试考生必看高分笔记汇总
随着春季温度的回暖,河南省教师及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已拉开序幕,渐渐迎来了高潮,俗话说“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对于2014年参加招教考试和特岗考试的考生们来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适合自己的考前复习计划迫在眉睫。
那么,怎样来制定一个行之有效且能够按期完成的计划呢?易考教师为考生们提出以下复习建议:

一 、基础阶段
任何类型的考试基础最重要,地基打好了才能又快又稳的建起一座高楼。招教考试也是如此,基础牢固才能保证之后的复习事半功倍。那就要求大家必须不断的复习,在量变积累中向前推进质变的可能——即周而复始的检验并前进,最终达到质的飞跃。计划如下:
1、结合讲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练习课后错误的题目
第一轮复习不要只想着要去背什么,或者只抓重难点,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扫盲上,因此,建议把所有章节看一遍,理解并掌握内在的逻辑体系,可以自己尝试着梳理知识点,最终能够合上书复述书中的所有内容就达到复习的效果了,如果不行就再系统的复习一变,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决心和自信心。教育综合理论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效果必须反复的看书和复习,并且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又要注意加深对重点知识深度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和当前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
复习建议:(1)制定周循环学习计划——周循环学习法,就是把一周学习量提前做计划,并循环反复的学习方法。制定周一到周六的学习计划,每天抽出1-2个小时完成,万一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补充学习,以便于系统管理学习进度。制定每天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有了目标就更有针对性,计划落实也会更好。复习招教考试的过程就是一场马拉松,只有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根据中国教育考试中心的研究结构,周单位的学习计划比每日计划或每月计划更有效果。所以制定每周计划,不断循环的过程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做过度的计划,以免产生挫折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在制定计划时要遵循量力性原则,尤其是对于一些还没有毕业平时需要上课或者目前在工作的考生来说,切不可定过度的计划目标;要空着周日,因特殊情况而没有完成的计划周日弥补,并休息;当如未完成的计划不要拖到第二日,要果敢地跳过去,待周日再完成。拖到第二日反而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更疲惫。
(2)可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当天复习过的知识点要进行梳理,尤其是重点章节和重点知识点;在每天系统复习之余可利用零碎时间在脑中进行回顾,做到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尤其是晚上睡前和早上的时间更应该利用起来,加深记忆效果。
(3)复习和联系相结合。在复习完章节知识点后应配合做相应的习题,自己可以准备一个题本,将做错的题记下来以便以后查漏补缺。值得注意的是习题在精不在于多,切不可遨游题海,本末倒置。
例题1: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人物思想的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把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易考教师提醒您:对于此类重点人物的复习,切不可只抓某一个点,应该把这些重点人物的贡献做一个总结和梳理,综合记忆。比如赫尔巴特除了“教育性教学”,他的三个中心、四段教学法都是招教考试中考察的重点,并且可以将杜威和赫尔巴特做对比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例题2: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____观点来加以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负强化的知识点以及强化和惩罚的区别。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许多考生在遇见这道题时常会混淆强化和惩罚,没有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别,见下图:
题干中说“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只要是行为频率的增加即可判定是强化,在看题干中说“我对他们大喊大叫”,即增加一个刺激,所以判断是正强化。
易考教师提醒您:面对此类易混淆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紧抓关键词,着重区分每个概念的核心观点,以便在做题过程中可以迅速拨开云雾,找出差别。
在复习或做题过程中无论问题出现在哪里,切不可轻易放弃或忽视不理,自欺欺人。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夯实基础,倾向重点。每一个复习阶段,都应该在复习计划中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2、背诵思维导图,每个思维导图背诵五遍到七遍,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散,对于各学科知识制定复习计划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求考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梳理。思维导图是华图教师的最大特色之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过滤知识点,帮助考生建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框架,理解学科的内在逻辑,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在考试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提取,避免复习时的盲目性。
(一)下图是教育学的整体框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易考教师提醒您:教育学一共11章的内容,有很多考生之前没有学过教育学的相关内容,在刚接触教育学的知识时难免会感到内容很多,不成系统,显得困难重重,借助思维导图就可以使繁杂的知识点豁然清晰。11章的内容看似很多,其实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如上图,分别是宏观教育原理、中观教育系统和微观教育实践,然后考生再根据这三大部分内容进行章节整理,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易考教师提醒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考生将知识点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标出重难点,方便记忆。
招教考试的形势整体趋向灵活,零碎的记忆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才能灵活运用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3、做分章节练习题(题库)
复习属于强化阶段。这个阶段不能仅停留在复习资料或者讲义上,而应该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开始大量接触练习题,前期的习题练习只是为了巩固知识点,在这一阶段就要以练习为主。考生不但要准备近几年的真题集,而且还要准备一本与之配套的权威的练习题集及解析资料。从题型考查特点与重难点的角度,重温知识是这个复习计划中的又一个重点目标。可参考如下复习方法:
(1)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总结到之前准备的题本上,方便以后复习。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注意题目的逐渐积累,对于自己做错题目的相关知识点要牢牢掌握并总结出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