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是( )。 A.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B.民族区域自治 C.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D.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③《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既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又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的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指( )。 ①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 ②各民族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③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同时繁荣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要( )。 ①既保护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人们不信教的自由 ②坚持政治、法律、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③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近年来,党和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这些政策( )。 A.消除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 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C.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差异 D.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7.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融合 8.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保持这一良好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 )。 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③少数民族干部政策④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一项( )。 A.基本政策 B.基本原理 C.基本原则 D.基本内容 10.我国民族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是( )。 A.《反分裂国家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少数民族法》 D.《民族区域自治条例》 11.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 )。 A.国家统一 B.民族自治 C.中央集权 D.宗教自由 二、判断题 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央政府的责任。 ( ) 2.在新形势下,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一件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 3.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4.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在保护、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上的力度,提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来执行。( ) 5.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7.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的事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9.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提供物质保证。( ) 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共同繁荣和发展。( ) |